- 三尺講臺滿滿愛
想象中的高三班,是全力沖刺,氛圍緊張的。可眼前的高三班,呈現的卻是不同于想象的輕松愉快與舉重若輕。
南陽市一中高三(26)班,是備受矚目的“明星班”,得此美譽,不僅因為最近的期末考試中,7名同學躋身全市前10名,更因為班主任張付秋曾在2016年培養出一名“省狀元”。

黑板旁,高考倒計時牌又被頑皮的學生換成了“666”的字樣。走進教室,張付秋抿嘴一笑:“這是孩子們的美好愿望,希望高考順利,更希望能考取高分夢想成真。”
“孩子”是張付秋從教24年來對學生們始終如一的稱呼。簡簡單單的兩個字,卻飽含著她的深情與真愛,初心與堅守,責任與擔當。
在市一中,傳頌著張付秋的各種教學“故事”,用學生們的話說,“我們的老班有點不一樣。”
每周兩次的微班會和每月一次的主題班會,就像一罐營養豐富的心靈雞湯,被張付秋精心烹制得有滋有味,滋養著一顆顆年輕的心,給他們帶來拼搏的毅力,樂觀的心態,遠大的夢想,以及深刻的思考。
小班會解決了大問題,引來許多老師探求真經。“聽了張老師的經驗介紹,我們覺得非常感佩。她是發自內心愛學生!”英語老師楊萬凱說。
張付秋說,從教這些年,她深刻認識到“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,情感的感應是對等的,要發自內心地把班里的每個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來對待,身到、心到、情到,對他們高度負責,厚愛嚴管”。
遇到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的孩子,她總是悄悄地資助,并一再叮囑知情的老師“別讓其他人知道,我怕傷了孩子的自尊心”。
動人以言者,其感不深;動人以行者,其應必速。感受了老師的愛,便感恩了老師的嚴。在快節奏、嚴要求的高三時光中,這些奮力奔跑的孩子目標遠大,步履堅實。在2019年元旦,寒假的最后一次主題班會上,王一帆的表白道出了全班27名同學共同的心聲: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,教育意味著,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,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,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。張老師就是那棵樹,那朵云,那一個靈魂,滋養、培育著我們,帶給我們“媽媽”般的愛。
三尺講臺存日月,一支粉筆寫春秋。時光荏苒,1995年,剛剛大學畢業走上講臺的時光,張付秋歷歷在目。“上第一堂課時,我覺得很緊張,因為教育事關國計民生,那時候,我對這份職業的理解是教書,后來,我深刻地意識到,更重要的,是育人!基于此,我們的班級文化精粹為至簡至真至和至精。”

春華秋實,現任文綜組教研室主任、高三實驗(26)班班主任的張付秋在24年間,已為7000余名莘莘學子插上了騰飛的翅膀。牢記使命,心存敬畏,她用教學的高質量踐行著“教育興國”的初心與理想,先后榮獲“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”、“河南省骨干教師”、“南陽市培優先進個人”、“南陽市學科先進教師”等榮譽稱號。
雙手扶持千木茂,慈懷灌注萬花稠,張付秋的學生中,既有“省狀元”、“市狀元”、進名校的杰出學生代表,也有在各個領域建功立業的追夢人。
逐夢之路上,張付秋給自己立下軍令狀:塑造靈魂、塑造生命、塑造人的工作,出彩完成任務,一定要帶好一個教師團隊和兩個班級:一個是學生班,一個是家長班,最大限度地整合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力量。條理清晰、積極樂觀的思維方式一如既往。
在寒假放假前夕,張付秋開始籌備家長會。夜已深,她卻睡意全無,深思過后,她決定以一封信的方式與家長更好地溝通,攜手幫助孩子以最好的狀態迎接高考前的最后一個學期。洋洋灑灑,頃刻千字,字里行間,蘊含深情:要執著于夢想,專注于當下,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,為了明天,一拼到底
家長會結束,老師之間互送祝福,同為高三班主任的張軍老師詼諧幽默:“不用問,我們就知道你的新年愿望!”大家異口同聲:張老師的愿望是金榜題名時,愿學生都能以最好的狀態,圓最美的夢想!
辦公室里響徹清澈的笑聲,張付秋笑靨如花。
迎接最美中國年,筑夢圓夢再出發。校園里“人”字巨型雕塑在陽光的映照下,輝映出熠熠新輝。(編輯:王丹 責編:雷昕 三審:李少華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相關閱讀
- ·一個諾言,蘇州”兒子“替犧牲戰友盡孝三十余年2019-04-22
- ·他們都是夜空中最亮的星2019-04-22
- ·一位電力園丁的追夢之路2019-04-22
- ·守著你的最后11年2019-04-22
- ·“特別”的美:電商奶奶 做自己的女王!2019-04-22
- ·驕傲!“懸崖村”走出一個博士生五個大學生2019-04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