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一位傣族退休老黨員的作為

“我退休了,也不圖什么,只想實實在在為家鄉做點事,讓家鄉的年輕人跟著我學點種植技術,把家鄉建設得更好。” 在梁河縣勐養鎮載孟椪柑果蔬專業合作社里,領頭人孟元富對記者說。

記者在孟元富帶領下,走進果園,只見一棵棵掛滿金黃色柑橘的果樹在陽光下格外耀眼,橘香飄飄,孟元富隨手剝開一個椪柑讓我們品嘗,“哇,太甜了,水又多。”記者說,“只可惜在梁河的街上看不到。”“這個載孟椪柑的意思是孟大哥種的椪柑,我們追求的不是產量多,而是品質高。” 孟元富說。

今年61歲的孟元富,精神矍鑠,滿面紅光。2016年9月從梁河縣科學技術局退休,在基層一線奮斗了一輩子,獲得諸多榮譽:1993年獲得團省委評選的“十佳星級科技人”獎,2008年其《梁河縣優質葡萄引種避雨栽培示范》項目被梁河縣評為三等獎,2016年被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委組織部、老干局評為2014-2016年全州老有所為先進個人,2017年獲得“云南省道德模范、文明家庭”稱號。

作為一名老黨員、老科技工作者的孟元富,退休后,本應安享晚年,他卻把時間和精力全都投入到農產品的研究上,助力當地的農民增收致富。他從小生長在農村,對農業、科技種植有著濃厚的興趣,多年來積極從國家科技部門引進糧食、蔬菜、水果等新品種進行種植實驗,屢獲成功。

2014年,在孟元富的倡導下,勐養鎮民間傣族學術研究會成立,他任會長,目的就是為探索一條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的路子而努力。他時刻關注優質高產蔬果的市場動態,平時一有空閑就打開書本學習鉆研農業生產技術,并拿出自家田地做試驗田,種西瓜、辣椒、柑桔、葡萄、蔬菜.一樣一樣地試種,一棵一棵地培育,猶如照料嬰兒般耐心細致;他還經常赤腳行走在勐養鎮的田間地頭,為的是能在第一時間掌握當地農作物的最新生長情況,及時發現種果蔬的經驗并傳授出來。
近年來,他帶領村民成立了果蔬專業合作社,目前有股東39戶,種植戶有幾百戶。他從中科院引進太田椪柑,屬于新生系品種,這種椪柑落地勐養鎮后,規模達510畝,由于日照長、氣候適宜,再加之他精心照料,尤其是在病蟲害的防治上,他研究了一套獨特的方法,這樣,成熟的椪柑個個圓潤、味甜多汁、無渣,被命名為“載孟椪柑”,2018年產量約有100多噸。11月底椪柑成熟,還沒等在梁河的街上銷售,僅在網上就被預訂一空,遠銷北京、上海、西安。“載孟椪柑一個果一般有5兩重,一箱可以裝40個果,售價100元,加上運費大概是138元一件。”孟元富介紹說,這項產業為當地農民帶來了一項新的經濟增長點。同時,他還帶領群眾引種一種無筋豆子,目前已種有近4000畝,每年收入2000萬元。(編輯:王丹 責編:雷昕 三審:李少華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相關閱讀
- ·一個諾言,蘇州”兒子“替犧牲戰友盡孝三十余年2019-04-22
- ·他們都是夜空中最亮的星2019-04-22
- ·一位電力園丁的追夢之路2019-04-22
- ·守著你的最后11年2019-04-22
- ·“特別”的美:電商奶奶 做自己的女王!2019-04-22
- ·驕傲!“懸崖村”走出一個博士生五個大學生2019-04-22